撰稿:吴琼 周建元 审稿:孙淑秋
为贯彻落实“大思政”育才理念,推进领悟“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于4月9日下午组织在课师生近80人走进遂溪孔子文化城,开展“赓续文脉 强国有我——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为主题的思政课实践活动,在儒学的古风雅韵中上演了一场壮丽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的琴瑟和鸣,引发了大家对于革命者人格底色与文脉基因互动关系的深刻思考。
首先,德法教研室主任黄艳介绍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实践意义,号召同学们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中融通并取,一贯古今,感受真理与智慧的光芒,铭记革命先烈的抗战精神,在文化强国建设中绽放青春力量。藉此,教研室党支部书记吴琼讲述了题为《赓续中华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政党课,对中华文脉的内涵、其与文化自信的关系及青年“续脉定信”的努力方向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随后,同学们通过形式多样的节目表达了新时代大学生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和践行,展现出“两个结合”在青年群体中的喜人成绩与前景。在穿越课堂环节,学生代表们以领诵结合的方式演绎了《论语》章节,夫子语境感染全场;《圣贤文化耀岭南》则引发我们对包括南路革命人物为代表的我党早期革命者何以积极寻求真理的文脉基因的思考;古筝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的《十面埋伏》让人似乎又回到了烽火年代,紧张热血,扣人心弦;汉服系列走秀及汉服面具小品等创意作品,让观众对中华传统服饰的型制、配饰、妆容礼仪所蕴含的文化深意都深深折服。
最后,教研室组织全体人员参观了孔子文化城。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对此次实践课程效果给予了肯定,来自器乐和英语班的两位大一同学分别表示,“‘仁、义、礼、智、信’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能触摸感知的精神力量”,“这次孔子文化城的思政实践课,是一次难忘的精神洗礼”。本次社会实践寓教于行,精心部署、大胆探索,对推动德法课社会实践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创新性意义。同时,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赓续文化精髓,弘扬爱国主义和坚定民族自信的高尚情怀,有助于我校学子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贡献海大力量。值此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的这场文化活动也代表着我们宣言——文脉不灭,中华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