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 学科规划-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科建设 >> 学科规划

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

2016/09/05 20:56:26人浏览

        

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2015年10月8日。为了进一步明确发展和建设任务,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实施学院发展与建设的战略措施,高质量地完成学校党政领导赋予学院的职责和任务,更好地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作用,特结合学院实际,制定近五年发展与建设规划。

一、学科与专业现状

(一)“十二五”期间学科与专业建设的主要成效

近五年来,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作为校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共承担科研项目6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项目28项,市厅级项目33项,到帐经费446.33万元。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发表论文243篇,获教学与科研成果奖32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17项,市厅级12项。

在研究生的培养方面,我院已毕业研究生89 人,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点上在读硕士研究生现已超过 47 人,在校研究生主持和参与项目达60多人次,在校期间发表论文达160余篇,其中有2 篇发表在C刊、核心期刊或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有1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1人获得南粤优秀学生称号。

学院现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一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一门,校级精品课程3门。同时,学院平台建设广泛,现下设四个研究机构。学院注重“教与学”的平台建设,在本科与研究生中设立了“马克思主义论坛”,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举办学术讲座和进行社团内部的学术沙龙。

根据广东海洋大学建设高水平海洋大学的战略目标,结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现状和事业发展空间,学院拟在十三五期间成功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初步计划招生两个自然班,助推马克思主义重点学科建设。

(二)主要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是由于经费和办学条件所限,我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内外交流很不充分,学科队伍建设面临巨大压力,首先,人员有限,师生比远未达到教育部规定的适当比例,在承担大量教学任务的同时,多数教师无暇顾及学科建设与专业研究,二是学术骨干年龄大都在42岁以上,青年人太少,存在断代隐患。

二是由于种种原因,我院高职称教师在外兼任行政职务的较多,占用一定精力,教学科研难免受到一定影响。

三是教师学术背景差异大,教学团队与学术团队人员构成未能完全吻合,资源整合困难,学科建设成果分散,未能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的学术研究效益。

四是虽然我院学科特色十分显著且不断彰显,但学科优势还有待进一步地充分发挥。

(三)“十三五”期间学科与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学科与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

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这对于我们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从我院建设情况来看,现已顺利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校级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现在正在稳步推进广东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项目。加之我校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高职称教师较多,有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并且与学校其他相关学院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这给我院贯彻执行此规划打下了基础。

2、学科与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是学院教师的凝聚力、团队精神因无专业而比较缺乏。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特殊性,马克思主义学院没有举办专业,学科队伍之间以及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比较少,学科发展没有专业支撑,这在一定程度影响了学科建设。

二是国家实施的硕士点动态调整政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点形成了较大压力。目前,学院拥有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级学科硕士点,按照政策,2018年必须“高升高转”为其他学科的一级学科硕士点。如此,学院最终决定申报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但是,由于学院没有政治学专业(此专业在法政学院)和对应的师资力量,为此,学院必须在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国家政策要求)的基础上,全力推进政治学一级学科建设,这就需要在全校内整合力量,但在全校范围内整合面临一定竞争性。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思路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指导思想

根据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现有力量和发展空间,建设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政治学学科的指导思想是:以特色强化优势,以优势培养特色,促进优势和特色学科紧密结合、互促共进,带动学科水平整体提升。

具体来讲,就是要建立“优化结构、鼓励交叉、促进融合、重点建设、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学科建设观念。全面规划、突出重点、促进交叉、提高内涵。整体推进学科建设,全力培育优势特色。坚持强优支重、以重带新、包容整合、互促共进,扎实推进学院两大学科创新工程,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优势互补,形成“海洋政治学”优势特色学科。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基本原则

基本原则有四个:服务大局、注重应用、突出重点、人才为本。

1、服务大局的原则。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是高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的重要体现,任何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都必须服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地位”这一大局。

2、注重应用的原则。教育部将高等院校的学科建设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探索客观规律和理论发展的基础学科;二是与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学科;三是与今后科学技术发展趋向相衔接、具有前沿性作用和影响, 并且在我国目前相对较空白和薄弱的新兴学科。注重应用是海洋大学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学科建设中要注重发展应用学科、加强应用研究、培养应用人才。

3、突出重点的原则。学科资源的有限性和学科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决定了任何一所学校不可能占领所有的学科领域,也不可能在一个学科的所有学科方向都达到很高水平 ,而只能在几个学科领域或几个学科方向上暂时处于领先地位。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政治学学科都要坚持突出重点的原则,将“海洋政治学”作为学科建设的重点领域予以推进。

4、人才为本原则。学科队伍是学科建设的主体 ,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前提。没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科队伍,就不可能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学科发展离不开人才。学科建设需要拔尖人才予以推动,而学科建设的成果也需要以人才培养的质量予以体现。为此,学院在学科建设中必须高度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工作。积极吸引人才,用好现有人才 。

(三)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思路

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马本海特”的基本思路推进学科建设。所谓“马本海特”是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基础,以海洋战略研究为特色。也就是说,在搞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前提下,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研究。

具体来讲,“马本海特”的基本思路包括“双轮驱动、双向交叉、互促共进、特色发展”的建设思路。

所谓“双轮驱动”是指:学院必须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政治学学科。

所谓“双向交叉”是指:借助我校海洋特色,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海洋强国战略相结合,要将政治学与海洋强国战略相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相结合,

所谓“互促共进” 是指:在对外竞争中,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和法政学院密切协作,整合力量,实现“抱团取暖”, 互促共进。助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政治学学科建设。

所谓“特色发展”是指: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要加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这一研究领域的建设力度,形成“海洋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在政治学学科建设中,要加大“海洋政治学”这一领域的建设力度,抢占我国“海洋政治学”学科建设制高点。

三、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目标(含总体目标和年度分解目标)

(一)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分解目标

1、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争取到2020年,建成在全国有声、广东有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成全国本学科评估前100名、广东省前10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到200万元。

2、年度分解目标:

2016年:在广东海洋大学学科评审中,马克思主义理论进入A类重点建设学科范围;政治学学科列入B类重点扶持学科建设范围,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到90万元。

2017年:大力发展政治学学科,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3项,争取成功申报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3项,成功申报一个国家社科规划办基金项目、一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到120万元。

2018年:加大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建设力度,精心规划并重点建设“海洋政治学”与“中共党史”二级学科,举办国家级国际级学术研讨会一次,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2项。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重点学科建设,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3项,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到150万元,力争跻身广东省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行列。

2019年:在政治学学科方面,继续推进“海洋政治学”二级学科建设,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一次,争取推出系列成果,出版《海洋政治学概论》教材专著一本,出版《南路革命史研究》专著一本,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5项,推出《我国实施南海大开发战略专题研究报告》、《南海断续线的主权定性、法律定位研究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研究》(第一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丛书》(第一辑),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5项,,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到180万元。

2020年:在政治学学科方面,初步推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海洋政治学研究》专著一本,向教育部提出海洋政治学专业设置请求。申报省级以上课题5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一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篇,推出《我国实施南海大开发战略专题研究报告》、《南海断续线的主权定性、法律定位研究报告》并上报有关部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方面,出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研究》(第二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系列丛书》(第二辑),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2篇,申报省级以上课题8项,学院到账科研经费达到200万元。

四、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目标

在十三五期间,争取成功申报“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

(二)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重点任务年度分解目标

2016年:学院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写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并向学校提出举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申请。

2017年:经过学校审核批准后,学院正式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申报领导小组,启动申报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力争申报成功;

2018年:学院制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政治教育本科拟定招生计划,初次招生拟招收两个自然班,共计80名学生。

2019年:学校正式招收80名本科生,学院组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教学团队,正式开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

2020年:向学校提出申请,申请将马克思主义学院列入我校本科教学改革试点单位,按照“精英教育“模式,形成省内甚至国内具有特色和亮点的本科教学与培养模式。

五、学科与专业建设发展的保障举措

(一)学科建设发展的保障举措

1、学科研究方向方面

第一,落实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责任制。学科带头人必须写出本研究方向的6年发展规划及各项具体指标的落实措施,学术骨干必须根据学院制定的学科建设规划(2015~2020),明确选准和规划自己6年的科研任务。

第二,稳定学科研究方向和学科特色的奖励机制。鼓励和大力支持稳定学科研究方向、发挥学科特色的成员,重奖在方向特色上有系列成果和较大贡献的成员,对偏离方向特色的成员及时引导。

2、学术队伍建设方面

第一,分期分批使不同年龄、职称和学历的成员都有外出学习、培训和提高学历的机会,并制定相关的计划。

第二,五年内引进或培养3—5名年轻且学历较高的专业人员(博士),引进或培养团队成员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专家,把青年学术骨干培养纳入广东省高校中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孕育未来省部级教学名师,以充实学术队伍。

第三,加强内部学术合作,定期组织不同形式的学术报告,进一步加大与学校其他相关学院、粤西地区相关高校的联系,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

3、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方面

第一,扩大本专业研究生招生规模,同时,学校领导支持,积极酝酿思想政治教育本科招生,使我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育人结构更趋合理。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 “四位一体”的理念贯彻到本科、研究生教育教学、科研及学科建设的各个方面。

第二,进一步完善和创新研究生的培养模式。首先,把教学和科研结合起来,强化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运行机制。 其次,加紧建设学校与社会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引进双导师制度,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第三,增大学术交流的力度和广度,使各种学术交流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提高档次和水平,并通过学术沙龙、专题报告等形式使得交流成果落到实处。

4、学科建设的基础条件方面

科学规划,合理使用经费,集中购置急需的图书资料和硬件设备,建立学院资料室,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制定借阅和使用制度。持续不断地增大投入,每年至少投入5万元的基础条件建设资金。配合高校教学改革实际,迅速完成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一级学科网站建设。

(二)专业建设发展的保障举措

1、树立正确的专业建设思想观念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支撑,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二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和纠正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窄化"、"泛化"、"通识化"、"替代化"等倾向;要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支撑特点,主要体现在边界性、意识形态性、整体性、综合性等方面;要从核心学科、主干学科、相关学科等三个层次上理解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的学科支撑体系。

2、加强组织领导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修养和科学管理水平,努力创建一支高素质的干部管理队伍。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科研、管理的各项任务中创先争优,保证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

建立一支教学管理队伍,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做到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有管理措施,每一个措施都落实到教学环节之中,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

3、注重高层次人才引进

引进至少两名教师,要求以重点大学、重点学科的博士毕业生为主,有较好专业发展后劲、良好教育成长背景、视野开阔、思路创新的中青年人才,为我系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创新发展贮备一支“用得上、靠得住、值得托付”的后备人才梯队。

4、加强工作责任分解与落实

制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方向、教学改革和各专业的教学、科研、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实习基地建设、学术交流等工作。组织教学质量监控,召开学生座谈会,开展评教、评学、评管工作。教学管理办公室人员负责和教务处沟通教学管理的具体问题。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组织完成教学任务,组织并实施课程建设工作和教学大纲的编写工作;组织教师互相听课、观摩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组织业务学习和教学研讨活动,开展科学研究和各种学术性活动。

5、建立检查评估制度体系。以专业骨干课程为基本单位开展课程体系的测评与质量监控,以课程设置与学生“出口”的关联度为基本依据,通过教学督导制度、教学检查制度、领导听课制度、辅导员听课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社会信息反馈制度等建立起教学监督系统,逐步建立起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6、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来推动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课程建设是学科与专业建设的连接点。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中,都涉及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条件建设、制度建设等,因此,学院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上,要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优势,引入导师制,根据“精英培养”模式的要求,实行“双带双培”(教授带教师,教师带学生;将一般学生培养成优秀学生,将优秀学生培养成党员),最终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成优势专业和品牌专业。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