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淑秋 审核:曹望华
10月18日,“传承红色文化培育时代新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研讨会在湛江海滨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教育局)共同主办,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并得到《汉江论坛》《社会科学动态》杂志的学术支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1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粤西高校和湛江市各中小学的思政课教师代表,还有省内多所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共计1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广东海洋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逢光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代表学校对在建校90周年之际召开本次研讨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探讨和交流,将研讨成果转化为生动的教学内容,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坚持用红色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党委书记陈青松主持开幕式。
本次研讨会上午设主会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望华教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李涛研究员分别主持了主旨报告和主题报告环节。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建军教授以《“第二个结合”的学理阐释》为题作主旨报告。刘教授从“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与历史难度、提出的场景与语境、思维运行的关键环节、作为“又一次思想解放”的核心内涵、理论创新的性质与特点、定名与定位、发展逻辑、语义与结果七大维度展开系统、深入的理论阐释,构建起完整的理论分析框架,为系统深入地理解和把握“第二个结合”提供了一套关键的分析范式。
华南农业大学唐土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徐平华教授、广州大学吴阳松教授、海南大学王一闳副研究员、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唐少莲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金卓教授、岭南师范学院夏松涛教授、广东海洋大学周良武副教授8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红色文化融入基层治理的路径探析”“广美艺术思政的实践”“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几个基本问题”“走向未来的自贸新时代”“全过程人民民主:生成逻辑、体系架构与基本特征”“以红色文化铸就时代新人的实践路径与创新思考”“讲好南路革命故事的意义、原则和路径”“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性超越的内在逻辑—基于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视角”作了主题报告。
下午会议设“思政课建设粤西论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和“研究生学术论坛”三个分论坛,分别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少莲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曹望华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良武副教授主持。
在思政课建设粤西论坛上,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淑秋教授、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廷川副教授、广东海洋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许浩副教授、广东文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觐教授、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玲教授、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玉梅教授、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世芳副教授等粤西10余所高校的14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围绕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各校富有地域与院校特色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李涛研究员、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平华教授、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夏松涛教授等7位专家做了精彩点评。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论坛上,湛江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夏开晓在致辞中强调要搭建教研平台推动思政课教研一体,推动思政课内容本土化、数字化,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曹晓飞教授、 广东海洋大学陈汉能研究员、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主任林海峰副教授、湛江艺术学校党委副书记黄亚寿高级讲师、岭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正高级教师钟育全、湛江中医学校思政教研室主任周金明副教授、湛江市坡头区南三中学欧吉宁老师、 徐闻中学汤玉妙老师、雷州九中政教处主任林伟雄老师、 湛江市第六小学正高级教师李燕等来自粤西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13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分享了各自学校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经验、做法、心得和思考。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金卓教授等6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
研究生学术论坛中,来自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及广东海洋大学的15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围绕抗战精神育人、红色文化数智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以红色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抗战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等议题展开汇报。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阳松教授、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胡华副教授进行点评并给予论文指导。
此次研讨会旨在深化对红色文化育人价值的认识,探索思政教育守正创新的实践路径,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与区域协同发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汇聚智慧、夯实思想基础。

邓逢光副校长致辞
刘建军教授作主旨报告

会议现场

大会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