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马宁 审核:孙淑秋
10月18日下午,由广东省高校思政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粤西)主办,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的“思政课建设粤西论坛”在湛江海滨宾馆顺利举行。本次分论坛分为三部分,来自粤西10余所高校的14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加了会议,围绕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如何赓续红色血脉、守正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培育时代新人这一核心议题,分享了各校富有地域与院校特色的创新实践与宝贵经验,并进行了交流和探讨。分论坛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唐少莲教授主持。
论坛伊始,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红色政权领导、与红色思想理论指导、与红色民主践行、与红色文化叙事等方面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传承红色文化的路径。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陈小霞副教授,从“大思政课”建设的现实困境、多维思考、实践路径、建设成效、建设创新等五个方面讲述了大思政课建设的广油探索与实践。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沈廷川副教授介绍了该校从师资队伍建设、“大思政课”建设、开展有组织科研与学术交流等着手推动思政课建设,并结合医科大学学校定位和专业特点,打造医学院校思政课建设特色品牌等做法推进思政课建设创新。广东海洋大学人文与教育学院党委书记许浩副教授从固本强基、深耕本土、协同联动三个方面讲述了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思政课建设的五年探索,介绍了红色资源融入“三个课堂”的生动实践的做法。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孙淑秋教授结合涉海类高校实际,从红色铸魂、蓝色赋能、绿色润泽三个方面分享了广东海洋大学“红蓝绿”育人海洋思政的做法。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编辑李涛,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平华教授,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夏松涛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点评。
论坛第二部分,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玲教授介绍了该校聚焦马院内涵式发展,“三维”砺师资,“三品”固根基的教学模式。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玉梅教授分享了该校以学习烽火年代的粤西大地英模故事,培育时代新人,助力中国式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和经验。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尹太从构建“大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创新“思政+”模式打造特色育人品牌,深化改革提升思政育人效果,校社协同数字赋能拓展育人空间四个方面讲述了该校思政课建设的探索与实践。阳江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概论教研室主任孙宗远介绍了坚持党建与教学科研同行、坚持党建与思政育人同行、坚持党建服务与社会同行为内容的“党建+思政课”,以“四同行”育人育才模式。罗定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万小燕老师介绍了在校地共建背景下本土红色资源与“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融合路径。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编辑李涛,广东文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觐教授,岭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施保国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点评。
论坛第三部分,广东文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李觐教授以“两个结合”为理论基石,讲述了粤西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教学转化的价值、路径与范式。广东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欧阳世芳副教授从锚定融合之基,构建“双文化”育人逻辑;深耕实践之径,打造“五位一体”融合体系;彰显育人之效,收获特色发展成果三个方面讲述了该校结合学校特色,在思政课教学中融通中医药文化,构建思政育人新格局的具体实践。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教研室主任郭万敏副教授以“概论”课程为例,指出红色文化助力大学生成才可以从红色阅读夯实传承之基、红色拍摄激活创新之力、红色行走筑牢赋能之本着手实现传承、创新、赋能三维构建。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韩弘峰副教授从革命精神的内涵与特质,时代新人的内涵与价值,革命精神与时代新人培育的内在逻辑,革命精神涵育时代新人实践路径等方面,展开讲述革命精神涵育时代新人,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政治根基。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江汉论坛》编辑李涛,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玲教授,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吴玉梅教授对上述发言做了点评。
本次论坛充分展示了各校富有特色的创新实践与扎实成效,为深化粤西地区高校思政课守正创新、增强育人实效提供了宝贵思路与经验,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未来应继续加强校际合作,凝聚合力,共同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