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黄沙 审核:周良武
10月1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二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生论坛在湛江海滨宾馆顺利举行。来自海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大学及广东海洋大学的15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围绕红色文化数智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以红色文化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红色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红色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等议题展开汇报。论坛由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良武副教授主持,与谈人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吴阳松教授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德法教研室主任、硕士生研究生导师胡华副教授。
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子立以《以伟大抗战精神铸魂育人的话语研究》为题,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培育三个维度阐释了伟大抗战精神的时代价值。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原广以《“琼崖精神”的思维方式及其育人价值》为题,围绕琼崖精神是“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时代精神这一主题,分析了琼崖精神“人民利益至上”思维方式。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卢灿丽以《红色文化数智化建设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为题,指出红色文化是优质育人资源,在数字化浪潮下需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李金马以《赓续红色文化,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磅礴伟力》为题,从思想引领、精神激励、教育引导三方面阐述赓续红色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作用。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周卓文以《以红色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理依据与实践路径》为题,对红色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进行了界定,分析了资源开发等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胡思怡以《数字技术赋能红色文化传播的价值机理和实践进路》为题,剖析了数字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困境,对数字技术在保护、传播等方面的价值机理进行了系统阐释。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匡瑞明以《“画说抗战”:“艺术思政”的育人创新》为题,介绍了“画说抗战”背景与视频内容,并现场展示广州美术学院艺术思政的实践成果。广州美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黄剑标以《画说伟大抗战精神——以版画《军民合作》为例》,介绍了版画《军民合作》创作背景与作品解析,阐述其在人民力量表达等方面的时代意义。广东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8名硕士研究生进行了交流发言,分别为陈文静、辜振琳、杨小莉、洪少薇、梁嘉琪、王晓丽、郭岳霖、王虹翔。
针对各位同学的发言,吴阳松教授和胡华副教授从论文选题、文章框架、核心内容、逻辑层级、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指导。两位专家着重指出,选题要“小题大做”,注重时代性;学术文章要有“对话意识”,从“道理、学理、哲理”展开分析,避免空泛表述,重视论文规范。两位专家的精准点评为青年学者的学术成长提供了重要指引,为今后进一步做好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