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要性和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内在本质的自我运动、自我认识过程中的观念把握,因此它无疑处在文化战略的核心地位;并且它的每个方面的内涵会不断地增加丰度,必然表现为具体的、历史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那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必定是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这使得关于它的教学与科研可以一体化。关于它的教学是重要的实践,但是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形式,教学效果与它的相关理论科研成果有直接的关联性,同时教学实践也会积极推动科研的进步。所以,建立这方面的一支一体化团队非常重要。
二、建设思路
(一)对团队成员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根据教师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实际状况,把教师纳入不同的团队:教学主导型团队、科研主导型团队、教学与科研融合型团队,而对那些教学与科研水平都比较弱的教师则通过专家辅导、自己研修等方式提升他们的科研和教学水平。
(二)单向度教学科研分野式团队培育
1.在教学改革创新中推进教学团队建设
(1)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思政五门课均实施模块化改革,各门课程根据各自的内容、特点,以教学模块为载体,多维度灵活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基础》课以培育“价值观”为主题,在“理性认知”;“情感体验”模块中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纲要》课以史为主线,在“半殖民地封建社会形成”;“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出路的探索与成功”模块中突显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原理》课立足于夯实“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仍然充满活力”;“社会主义民主及其发展历程”模块中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价值。《概论》课以突出培育“价值观”为现实依据,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模块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意义。《形教》课则依据时事政治内容,结合学校办学特色,提出“立德树人、兴海强国”等具体主题,融入“价值观”教育。
围绕以上模块化改革要求,每门课程设立1-2个教学团队,每个团队承担1-2个模块任务。《基础》课以陈校为主、《纲要》课以李思聪为主、《原理》课以李林杰为主、《概论》课以黄亮为主,打造教学主导型教改团队。各教改团队对教学改革成果进行适时总结及理论提升,积极申报教改项目及撰写教改文章,力争教学团队每年成功申报市厅级教改项目3项,在核心期刊发表教改论文4篇。
(2)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充分利用湛江驻军较多、紧临海洋的特色打造“军学共建实践教学团队”和“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意识培育与践行实践教学团队”。“军学共建实践教学团队”由学校和南海舰队共同规划组织,每学期组织一次部队军官专题报告会和组织学生参加南海舰队等社会实践形式以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1世纪海洋强国战略意识培育与践行实践教学团队”由教师、机关、企业、部队官兵等人员组成。实践中要求每位学生(以团队方式进行)大学四年进行一次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水产品现状调查,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学期举行一次以海洋强国为主题的演讲、辩论赛、知识竞赛等活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海洋意识。
(3)第二课堂教学团队建设。建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学校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以及各二级学院副书记和辅导员队伍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培育教学团队”。每学期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宣传部、各二级学院副书记、辅导员联合举办一期党课授课活动;每年寒暑假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团委、学工部联合举行“中国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学校青马工程培训项目”。
2.在科研工作创新中推进团队建设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团队建设。依据我校特点,以及我院马克思主义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设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研团队”,团队负责人为莫宏伟博士、教授,成员由具有较强科研水平的博士或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教育拟设三个研究方向:①高校与各类群体、民间组织协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②利用新媒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与教育研究;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间文化组织研究。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研究团队建设。我院积极响应党中央“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和五大理念的指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海洋强国战略研究团队”,团队以中国南海问题资深专家、院长巩建华教授为负责人,拥有多位教授、博士等强劲科研力量,成为我院学位点的重要研究方向以及我校特色科研品牌。本团队已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在中文核心等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的重大成绩,这对于加强海洋意识教育,增进爱国主义信念、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建设海洋强国具有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
(三)双向度教学科研一体化团队建设
1.内培式团队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建设为平台,将教学、科研两个向度的优秀成员匹配组合,形成合力型教学科研团队,着力打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法治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与区域协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海洋强国战略”、“党的路线方针与政策研究”五个团队,以教学带动科研、科研促进教学,由思政课名师领衔,专兼职教师协同开展教研活动。专职教师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组成,兼职教师包括专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干部、辅导员、校内相关教学科研骨干、从社会各界聘任的专家学者等。在管理上,学院采用激励机制等方式,力争做到“教学和科研同等看待”、“教学名师与学术大师同等看待”,并将其贯彻到绩效考核中,且与职称(职务)聘任挂钩。团内成员通过定期开展学术沙龙、项目研讨、举办系列讲座、示范课程观摩等形式学习和提高,实现共生与共享、共建与共赢、共存与共融。同时,择优重点培养教学科研一体式成员,培育若干名思政课教研名师,发挥先锋和引领作用。通过融合共生而产生的教学科研团队具有动态与静态管理相结合、专业与知识相互补、教学与科研协同发展、团队整体发展与成员个性发展相协调、团队整体特色发展与突出成员个性发展相兼顾的特色。
2.外导式团队建设。为确保教学科研团队可持续发展,学院将坚持“走出去”、“走进来”发展模式。一是承办教研或学术会议,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来学校讲学送宝,指导青年教师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二是轮流派学院教师到省内外兄弟院校听课取经,参加教学及学术会议,或派思政名师到国外学习和交流。保持和校外教学科研改革的沟通,使得团队教师的思想观念不断更新。